夏暑渐消,秋光初绽
嘉陵江波漾起暖意
为你递来一纸诗意的邀约
这个九月
我们将在浸润着文旅芬芳的校园里
静静等候 2025 级的你
—— 欢迎来到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
怀揣热爱,踏歌而来
你的文旅逐梦之旅,自此启航
请收好这份开学指南
与我们一同执起文旅之笔
书写属于你的精彩篇章
从三国文化的底蕴里汲取力量
在嘉陵风光的画卷中探寻灵感
让每一步成长,都与文旅同行
让每一段时光,都绽放独特光芒
艺术系新生报到指南
报到时间:2025年9月12日-13日。
报到地点: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四川省阆中市文旅大道1号)。
携带证件:新生报到时请带上本人有效期内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录取通知书。
接站服务:新生报到日,学校在阆中火车站、阆中客运中心分别设置接待站,安排迎新大巴转接新生。
火车站接待时间为8:00至22:30,客运中心接待时间为8:00至20:00.
接站联系老师及联系电话
招生就业处:杨老师(男):13990730519熊老师:17760053882
交通方式
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坐落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位于成都、重庆、西安、兰州四大城市中心地带,广南高速、成巴高速、兰渝铁路穿境而过,阆中古城机场开通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航班,交通十分便利。
(一)飞机
每周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星期日,北京、上海、广州有直飞阆中的航班;每周星期二、星期四、星期六深圳有直飞阆中的航班。学院距机场4公里。请通过铁12306、携程、美团等APP查询航班信息。
(二)动车和普通列车
成都、西安、兰州、重庆、南充、广元每天均有众多动车组和普通列车经停或直达阆中,详细时刻表请查询12306网站或当地火车站。新生可凭《录取通知书》在各火车站售票点购买优惠火车票。
(三)客运班车
1.成都北门车站、成都茶店子车站、成都理工大学B1口(北门车站服务点)有客运班车直达阆中。
2.四川省内各地、市、州有发往南充市的客运班车,可在当地客运站乘客运班车到南充后,再到南充北站转乘火车或到南充城北汽车站转乘客运班车直达阆
3.四川部分地区有直达阆中的客运班车,请咨询当地客运中心。
(四)自驾
在高德、百度等导航软件输入“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可达学院大门。
学校报道流程
1、办理报到手续
地点:
到学校迎新接待点:西运动场网球场。
步骤:持身份证和录取通知书,核验身份并登记,同时查询本人寝室、班级、辅导员信息。关注“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中间“新生报到”,账号处输入本人身份证号码,密码处输入本人身份证号码后6位,进入系统,查询本人寝室、班级、辅导员信息。
2. 费用缴纳
我校有线上缴费、现场缴费两种缴费方式,为避免报到时拥挤,建议考生及家长选择线上缴费方式。(若线上缴费不成功,可使用以下方式进行缴费)
(一)线上缴费
微信扫描《新生入学须知》手册线上二维码,进入“工银e缴费”小程序,输入本人身份证号码,在线缴纳学费、住宿费、代管费。
(二)现场缴费
新生到校后,现场刷卡或扫码缴纳学费、住宿费、代管费。
3.助学贷款
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同学,到“贷款确认办理区”确认助学贷款。
4.办理住宿手续
地点:凭本人身份证和查询到的所入住寝室截图,到所住宿管值班室(艺术系新生宿舍主要分布在东区馨苑、悦苑)领取寝室钥匙。
自愿办理
5.床上用品
学院统一备有床上用品,包含棉絮(2kg)2床、床单2床、被套2床、枕套2个、枕芯1个),床上用品按床尺寸(长200cm,宽90cm)定做。学生到校后自愿购买。
军训服装
学校统一备有新生军训服装,请各位同学报到前扫码登记军训服装的尺寸,到校后现场自愿购买。
新生可致电 0817-6632866 咨询保卫处。
6.班级报道
请同学们依据辅导员此前发布的班会教室安排,前往文华楼对应教室,准时完成签到报道,确保班会顺利参与。
7.新生体检
新生在报到后9月13日—16日新生体检,将进行体检复查,体检复查项目包括:一般健康检查(内科、外科、血压、身高、体重)、五官科(裸眼及矫正视力、辨色力、听力筛选试验、口吃检查)、数字化X射线摄影(DR)、生化检查(血常规、艾滋病筛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等。
安全事项
一、来校安全
(一)应对极端天气
密切留意开学前及来校途中的天气状况,提前掌握高温、暴雨、雷电、台风等极端天气的应对方法与自然灾害自救知识。比如在暴雨天气,要避开积水路段与下水道井盖,防止跌入井中或触电;若遇雷电,不要在大树下、电线杆旁避雨等。出行前提前规划路线,尽量选择安全的交通方式,减少在恶劣天气下的户外活动时间。
(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务必牢固树立反诈意识,提升识别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建议大家主动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官方的 “国家反诈中心” APP ,并及时开启短信及来电预警功能,为个人信息与财产安全筑牢防线 。不轻信任何陌生电话、短信、邮件及网络链接,尤其是涉及钱财交易、个人信息泄露等内容。比如,遇到自称银行客服、公检法人员要求转账的电话,一律拒绝;收到不明来历的短信链接,切勿随意点击。
(三)核实信息,谨防假冒
学院从未建立任何与新生有关的QQ群、微信群,发布相关信息正式渠道只有学院官方网站(www.ncvcctcom)、学院招生就业处官网(https://zjc.ncvcct.edu.cn/)、“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微信公众号”“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微信公众号”艺术系“文艺青语公众号”。
来校途中,迎新车辆、学校设置的萌新接待点都会带有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的醒目官方标识,请同学们仔细辨认。对于那些以 “学长学姐”“老师” 身份主动与你 “套近乎”,并涉及钱财、个人信息等重要内容的陌生人,务必保持高度警惕,注意核实对方身份,避免上当受骗。
(四)遵守交通法规
来校路上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选择乘坐有正规运营资质的交通工具,不搭乘黑车、超载车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报到期间,校园内人流、车流大幅增加,无论是步行的同学还是开车送孩子的家长,都要格外注意交通安全。驾驶车辆进入校区的人员,请务必低速行驶,注意避让行人,按照校园内的交通指示标识规范停车 。
二、报到安全
(一)妥善保管重要证件
报到期间,录取通知书、身份证、银行卡、党团关系证明等重要证件务必随身携带,时刻留意,切勿随意放置或委托他人代管,以防丢失。这些证件对于入学注册、办理各项手续至关重要,一旦遗失,补办过程繁琐且可能影响正常入学进程。
(二)安全管理个人财物
入校后,应尽快将大额现金存入银行,保障资金安全。银行卡(信用卡)要设置强度较高的密码,避免使用生日、学号、电话号码等易被破解的数字组合,同时切勿将银行卡密码告知他人,也不要把银行卡与身份证放置在一起,防止同时丢失导致财产受损。
(三)加强寝室财物保管
初次进入寝室整理行李时,先将贵重物品(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相机等)及个人重要证件锁入柜子妥善保管,或者随身携带,切勿随意在寝室摆放,以免被他人顺手拿走。离开寝室时,无论时间长短,都要养成随手锁门的好习惯,并保管好自己的钥匙,不得随意转借他人,防止钥匙丢失或被他人复制,给寝室财物安全带来风险 。
三、宿舍安全
为切实维护同学们人身及财产安全,学院严禁使用 1200W 及以上大功率电器和三无电器产品;严禁使用大功率吹风机、电热毯;严禁使用具有烹、蒸、炒、烧等功能的大功率电器(电水壶、电盅、电杯、电磁炉、电炒锅等)。请同学们强化安全意识,做好自身安全防范,注意防溺水、防电诈、防交通事故发生,确保自身及他人安全。
(一)规范用电行为
入住宿舍后,时刻注意用电安全,严格遵守学校宿舍用电规定,严禁私自乱拉乱接电线。乱拉电线易导致电线缠绕、破损,引发电线老化或过载,从而大大增加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二)做到人走电断
离开宿舍时,务必关闭所有电器设备的电源开关,包括电灯、空调、电扇、充电器、电脑等。即使短时间离开,也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防止因电器长时间通电引发故障,进而引发火灾事故。
(三)禁用大功率电器
宿舍内严禁使用电炉、电热器、电饭煲、卷发棒等高功率、高能耗且存在安全隐患的电器。这些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会瞬间产生较大电流,超出宿舍电路承载负荷,极易引发跳闸甚至火灾 。
(四)杜绝明火与焚烧
宿舍内严禁出现任何明火行为,如点蜡烛、焚烧纸张杂物等。同时,要注意花露水、杀虫剂等含有易燃成分的日常用品的存放与使用,务必远离火源,避免引发火灾 。
(五)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消防通道是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生命通道,严禁在通道内停放电瓶车、堆放杂物等行为,确保通道时刻保持畅通无阻,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疏散逃生 。
四、传染病安全
(一)健康监测与及时就医
近 14 天内有国内外蚊媒传染病风险区旅居史的同学,需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可疑症状,务必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向医务人员如实告知 2 周内的旅居史,以便医生准确诊断与治疗。同时,将诊治情况同步报告给辅导员老师。同学们原则上不要带病上课,在治疗(或在家休养)期间,要积极采取物理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帐、安装纱窗等,防止蚊虫叮咬。
(二)防蚊灭蚊措施
环境治理:伊蚊多依赖小型积水繁殖,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预防虫媒传染病的关键。定期清理宿舍及周边容易积水的区域,如瓶罐、废旧轮胎、花盆托盘、下水道口、杂物堆放处等,及时倒掉积水,不给蚊子提供繁殖环境 。
个人防护:外出时,尽量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在裸露皮肤上涂抹含有避蚊胺、避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蚊液,增强防蚊效果。回到宿舍,可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使用蚊帐,营造 “无蚊空间”;必要时,借助电蚊拍、灭蚊灯等工具消灭室内蚊子。此外,尽量减少在户外树阴、草丛、河边等蚊子密集区域的逗留时间 。
关注流行区疫情:若计划前往东南亚、非洲等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流行区,出行前务必查询当地最新疫情信息,提前做好充分的驱蚊防蚊准备,如携带足够的驱蚊用品、准备长袖衣物等。归国后 14 天内,要持续做好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 。